阴影下成长,高麟的处境,竟与高要所知的另一个时空里的汉惠帝刘盈,有着惊人的相似。
无论高麟遇到任何问题,大到读书习字的疑惑,小到与人交往的细节,吕雉都会给出明确无误的指示,告诉他“应该”怎么做。而当高麟偶尔尝试凭借自己的判断去行事,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,随之而来的便是吕雉严厉的训斥,条分缕析地指出他决策中的诸多不足与考虑不周。
长此以往,高麟逐渐失去了独立判断的勇气和自信。他习惯于在做出任何决定前,先去寻求母亲的认可或指导;一旦离开母亲的羽翼,便显得犹豫不决,缺乏主见。
如果高麟只是一个安享富贵的闲散公子,这种性格或许无伤大雅,甚至可称为“恭顺”。但若要成为一国之君,面对满朝功勋卓着、老谋深算的臣子,这种懦弱与不自信,将是致命的。
如今的朝堂,之所以能够心往一处想,力往一处使,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高要个人的绝对权威与强势手腕。他起于微末,带领众人历经数次生死存亡的战争,屡屡在绝境中力挽狂澜,这才建立了无人能及的威望。他的决定,即便有人内心存疑,也无人敢公开质疑,因为过往的事实一次次证明了他的正确。
可高麟呢?他将来凭什么去驾驭这群骄兵悍将、能臣干吏?他们是否会真心信服一个性格懦弱、遇事不决的年轻君主?高麟能否压得住场面,镇得住朝堂?这无疑是巨大的问号。这正是高要虽然顺应时势,立吕雉为后,广纳妃嫔,却始终迟迟不肯明确立储的重要原因。他需要时间观察,也需要时间寻找可能的转机。
他的目光继而转向了在角落安静地看着兄长们玩耍的次子,玉淑所出的高胥。由于母亲的身份以及非嫡长的地位,玉淑从始至终对高胥的期望,便是平安顺遂,远离权力漩涡的中心。
神话大秦:我高要,绝不太监!三月天